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第1节
大柴胡汤中配伍大黄的主要意义是
A.内泻热结
B.活血祛瘀
C.和解清热
D.泻火除湿
E.缓急止痛
大柴胡汤重用柴胡为君药,轻用大黄以泻阳明热结。大柴胡汤中以芍药益阴和里、柔肝安脾、缓急止痛。
痰滞中焦而致妊娠恶阻首选方应是
A.香砂六君子汤
B.二陈汤去乌梅
C.温胆汤
D.二陈汤
E.橘皮竹茹汤
B.
排尿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是何种淋证的临床特点
A.热淋
B.石淋
C.气淋
D.膏淋
E.血淋
大承气汤与大黄牡丹汤共有的药物是
A、大黄、人参
B、大黄、丹皮
C、大黄、桃仁
D、大黄、甘草
E、大黄、芒硝
患者,女,30岁。妊娠3个月,胎漏下血,面色不华,手足不温。宜首选的药物是
A.仙鹤草
B.艾叶
C.白及
D.侧柏叶
E.黄芩
胃癌血行转移,首先转移到
A.肝脏
B.肺脏
C.骨骼
D.脑部
E.卵巢
因肝郁(疏泄太过或不及)而导致的月经病是
A.月经过多
B.月经过少
C.月经先后无定期
D.月经先期
E.月经后期
若肝疏泄太过,肝强侮脾,脾气不舒,脾不统血,则月经先期而至。若肝疏泄不及,肝郁气结,气机逆乱,冲任失司,血海蓄溢失常,则月经后期而来。考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因。
伦理学作为学科出现的标志是( )。
A.《黄帝内经》
B.《医业伦理学》
C.《备急千金要方》
D.《希波克拉底誓言》
E.帕茨瓦尔《医学伦理学》
考点: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解析:英国帕茨瓦尔在180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医学伦理学》,标志着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故选E。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第2节
1型糖尿病的病因不包括
A、遗传因素
B、饮食因素
C、病毒感染
D、化学物质
E、缺乏体力活动
下列各项不属于AIDS传播途径的是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传播
D、粪口传播
E、人工授精
患儿,4岁。低热恶寒,鼻塞流涕,全身皮肤成批出疹,为红色斑疹和斑丘疹,继有疱疹,疱浆清亮,头面、躯干多见,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其诊断是
A、麻疹见形期
B、风疹邪郁肺卫证
C、幼儿急疹肺卫蕴热证
D、水痘风热轻证
E、猩红热邪侵肺胃证
霍乱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A.发热、腹痛、水样便臭而量多
B.发热、剧烈腹痛
C.水样便或血样便
D.不发热,无腹痛、大量水样便
E.不发热、无腹痛、剧烈呕吐,少量黄水样便
D.
患者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后痛减,舌苔薄白,脉弦而缓,两关不调。治疗应选用
A.温脾汤
B.保和丸
C.四神丸
D.痛泻要方
E.木香槟榔丸
患者,女,31岁。神疲乏力,少气懒育,形体消瘦,劳累则月经漏下不止,舌质淡白,脉弱。其证候是
A.气虚
B.血虚
C.气血两虚
D.气不摄血
E.气随血脱
气不摄血证是气虚摄血无力导致血液溢于脉外的证候。临床表现是吐血、衄血、便血、吐血、崩漏等慢性出血,面色无华,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心悸,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嫩苔薄白,脉弱或芤。根据题干,此患者属于气不摄血证,所以此题答案为D。
具有消导化积、清热祛湿功用的方剂是
A、舟车丸
B、保和丸
C、枳实消痞丸
D、木香槟榔丸
E、枳实导滞丸
患者,男,58岁。高血压病史20年,近1年常心慌、气短,昨夜睡眠中突然憋醒,胸闷,咳嗽,气喘,急诊入院。经检查诊断为急性肺水肿,左心衰竭。治疗应选用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山莨菪碱
D.吗啡
E.以上均非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第3节
关于主诉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恰当
A.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
B.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
C.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D.需要症状加其持续时间
E.医生对患者的诊断用语
主诉是患者就诊时陈述其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及其持续的时间。不应出现医生的诊断用语。故选E。
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两方中均有的药物是
A、白术、陈皮
B、人参、生姜
C、当归、干姜
D、人参、干姜
E、人参、白术
A、食积
B、情志内郁
C、痰湿
D、血瘀
E、肝、肺、脾、胃等脏腑功能障碍
祛邪法则适用的病证是 查看材料
C
A、司腠理的开合
B、充养皮毛
C、抗御外邪入侵
D、温养内脏
E、推动血行
患者,女,47岁。面色晦黯,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经行量多,或崩中暴下,色淡,平时带下清稀量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最恰当的治法是
A.温肾扶阳,固冲止血
B.温肾扶阳,固涩止带
C.温中健脾,涩肠止泻
D.补气固冲,止血调经
E.温肾扶阳,温中健脾
化脓性脑膜炎可见
A.血性脑脊液
B.脓性脑脊液
C.毛玻璃样脑脊液
D.清亮脑脊液
E.黄色脑脊液
半夏厚朴汤的组成药物是
A.半夏、厚朴、茯苓、白术、甘草
B.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甘草
C.半夏、厚朴、茯苓、陈皮、甘草
D.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E.半夏、厚朴、茯苓、白术、生姜
D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第4节
佝偻病初期的临床表现是
A.方颅,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
B.多汗,夜惊,易激惹,枕秃,血钙正常,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C.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均降低
D.“X”形腿,血钙、血磷正常,骨骼X线检查正常
E.骨骺重现临时钙化带,碱性磷酸酶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阴阳双补
A.四君子汤
B.四物汤
C.肾气丸
D.地黄饮子
E.六味地黄丸
患者腹部膨隆呈球形.转动体位时形状改变不明显。应首先考虑的是
A.缩窄性心包炎
B.右心功能不全
C.肾病综合征
D.肝硬化
E.肠麻痹
腹内积气是指胃肠道内大量积气可致全腹膨隆,变换体位时其形状无明显改变.可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肠梗阻或肠麻痹。
气虚发热多因
A.心气虚损
B.肺气虚损
C.胃气虚损
D.脾气虚损
E.肾气虚损
麦门冬汤的组成药物
A.姜、甘草、大枣
B.麦门冬、半夏、人参、生 姜、甘草、大枣
C.麦门冬、半夏、人参、粳 米、甘草、大枣
D.麦门冬、沙参、半夏、粳米、甘草、大枣
E.麦门冬、人参、生姜、粳米、甘草、大枣
C
哮证日久,平素短气息促,动则尤甚,吸气不利,心慌耳鸣,腰酸腿软,颧红烦热,盗汗,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宜首选:
A.左归饮
B.生脉地黄汤
C.补肺汤
D.苏子降气汤
E.清燥救肺汤
痫证的病变脏腑主要是( )
A、心、脾
B、心、肝、脾、肾
C、肝、脾、肾
D、心、肝、肾
E、心、肺、肝、脾
患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痢,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细。治疗应首选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
C.四逆散
D.右归丸
E.大建中汤
大建中汤补虚缓急,散寒止痛。主治虚寒腹痛,证见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舌苔白滑,甚则肢厥脉伏。四逆汤主治寒厥,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腹痛下利,神衰欲寐等,故选择A。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第5节
乳癖的特点是
A、乳块肿痛,皮色微红,按后痛甚
B、乳块皮肉相连,溃破脓稀薄如痰
C、乳块呈卵圆形,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D、乳块质地较软,月经后缩小
E、肿块高低不平,质硬,推之不动
在感染HIV后抗-HIV由阴转阳的最早时间是
A.感染后2~6周
B.感染后2~6个月
C.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
D.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时
E.合并卡波西肉瘤时
对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缓解作用较差但能阻止关节破坏的药物是
A.雷公藤多苷
B.泼尼松
C.布洛芬
D.干扰素
E.甲氨蝶呤
痴呆病的首发症状为
A.神志障碍
B.语言障碍
C.判断力损害
D.记忆力障碍
E.精神呆滞
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常伴有
A、咳铁锈色痰
B、咳粉红色泡沫痰
C、咯吐大量鲜血
D、咳大量脓痰
E、干咳无痰
太阳蓄水证可见
A、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
B、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
C、小腹胀满,小便不利
D、小腹胀满,小便自利
E、腹痛拒按,大便秘结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主要内在因素是
A.肺脾气虚
B.脾肾阳虚
C.肺肾阴虚
D.痰饮留伏
E.气滞血瘀
哮喘的病位主要在肺,其发病的主要内在凶素是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遇外来因素感触而发,反复不已。
二陈汤组成中不含的药物是
A.橘红
B.生姜
C.茯苓
D.半夏
E.大枣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第6节
患者,女,38岁,心悸6年,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舌苔薄白,脉虚数。其辩证是
A.心虚亏虚证
B.阴虚火旺证
C.心虚胆怯证
D.血脉瘀阻证
E.水引凌心证
患者头面部皮肤焮红灼热,肿胀疼痛,边界清楚,伴恶寒发热,脉洪数,宜选何方
A.五神汤
B.清营汤
C.五味消毒饮
D.黄连解毒汤
E.普济消毒饮
A、肾
B、胃
C、膀胱
D、脾
丹毒的特征
查看材料
D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药是
A.红花
B.紫草
C.水牛角
D.赤芍
E.玄参
患者,女,28岁。下痢赤多白少,高热,腹痛较甚,里急后重,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方剂最宜
A.芍药汤
B.葛根芩连汤
C.连理汤
D.胃苓汤
E.白头翁汤
疔疮的特征
A、初起有多个粟粒状脓头
B、初起光软无头,红肿疼痛,范围6~9cm
C、初起疮形如粟粒状脓头,坚硬根深
D、初起皮肤片状红斑,边界清楚,压之退色,抬手即复
E、初起疮形如粟,突起根浅
注射铁剂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
A、口服铁剂消化道反应严重不能耐受
B、严重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溃疡
C、胃肠道吸收障碍,口服治疗无效
D、不易控制的慢性出血患者
E、妊娠早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第7节
“经行前后诸证”的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A.经行乳房胀痛,不能触
B.经行伴全身浮肿,乏力
C.经行小腹痛,腰骶疫楚
D.经行头痛,巅顶尤剧
E.经行面生痤疮,经净自退
C
“至目锐眦,却入耳中”的经脉是
A、足太阳经
B、足阳明经
C、足少阳经
D、手少阳经
E、手太阳经
舌边红起点刺的临床意义是
A.肝胆火盛
B.胃肠热盛
C.心火亢盛
D.心阴亏虚
E.胃阴不足
治疗肾虚引起的胎动不安及屡有滑胎者,首选方剂是
A.寿胎丸
B.温经汤
C.圣愈汤
D.泰山磐石散
E.保阴煎
患儿,11岁。咳喘哮喘,痰稠色黄,胸膈满闷,声高息涌,呼气延长,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用
A.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B.麻杏石甘汤合苏葶丸
C.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D.清宁散合三子养亲汤
E.射干麻黄汤
A、正盛邪衰则病退
B、正虚邪衰则病危
C、邪盛而正未衰则病变为实
D、正气衰竭,邪气独盛,导致阴阳离绝则死亡
患者王某,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治法
A.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B.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C.疏肝理气,镇惊安神
D.滋阴降火,安神定志
E.气血双补,养心安神
可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早期快速诊断的检查是
A、胸部X线
B、血常规
C、冷凝集试验
D、痰培养
E、呼吸道标本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第8节
发现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疑似病人,其处理措施为
A.留院观察,单人单病房
B.转送定点医院,单人病房
C.留院观察,多人病房
D.转送定点医院,多人病房
E.都不正确
燥热便秘的治法宜
A.温阳通便
B.清热润肠
C.养血润肠
D.益气润肠
E.以上均不是
气虚便秘,宜益气润肠;血虚便秘,宜养血润肠;燥热便秘宜清热润肠;阳虚秘宜温阳通便。
牡蛎散煎煮时,原方注明应加入的药物是( )
A.诃子
B.乌梅
C.小麦
D.桔梗
E.白果
患者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痢下赤白黏冻,里急后重,饮食减少,倦怠怯冷,舌淡苔腻,脉细。治疗应首选
A.芍药汤
B.香连丸
C.资生丸
D.理中丸
E.四神丸
乳头鲜红色血性溢液多见于( )。
A.乳管内癌
B.乳管内乳头状瘤
C.乳腺囊性增生病
D.急性乳腺炎
E.乳腺纤维腺瘤
阴液不足,不能制阳,出现热证,此为( )。
A.阳胜则热
B.阴胜则寒
C.阴虚则热
D.阳虚则寒
E.阳损及阴
(题共用备选答案)
A.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等
B.痉厥,抽搐,鼻翼扇动,目睛上吊等
C.筋挛肉缩,手足蠕动
D.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
E.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或皮肤瘙痒或落皮屑
肝阳化风的病理表现,主要是
查看材料
A.
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的排列是:
A.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阳在后
B.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节 第9节
下列哪点有利于传染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A.有无传染性
B.有无宿主
C.有无致病微生物
D.微生物在宿主体内寄生和繁殖的能力
E.临床表现的特点
印堂穴主治何症效果最佳
A.腰痛
B.小便不利
C.月经不调
D.头痛、头晕
E.热病
D.
疳证的命名是根据
A.病因
B.病位
C.病证
D.病情
E.病机
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称( )
最易伤肺的病邪是
A.风
B.寒
C.火
D.湿
E.燥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燥邪伤人,多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发为外燥病证。火热之邪侵入,热淫于内,一方面迫津外泄,因气随津泄而致津亏气耗;另一方面则直接消灼煎熬津液,耗伤人体的阴液,即所谓热盛伤阴。考点:六淫致病特点。
黄疸(阳黄)胆腑郁热证的临床特征是
A.身目俱黄,黄色鲜明,腹胀纳呆
B.身目发黄,黄色鲜明,右胁胀闷疼痛,牵引肩背
C.黄疸迅速加深,其色如金
D.身目俱黄,黄色晦暗如烟熏
E.面目及肌肤淡黄不泽
对于缠绵不愈的腹痛,应加入( )之剂,尤为必要
A.辛温通阳
B.辛温发散
C.辛凉发散
D.辛润活血
E.辛开苦降
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有症状是:
A. 头晕目眩 面白无华
B. 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
C. 心悸 失眠 多梦
D. 唇舌淡白 脉细数
E. 舌红少苔 脉细数

上一篇: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答案6节
下一篇:中医助理医师历年真题和解答6节